前言
晚清时期,浙江绍兴出身的胡雪岩凭借其过人的商业头脑,在左宗棠的扶助下迅速成为了一名顶戴红纱帽的富商。1881年,胡雪岩更是获封布政使,成为了三品官员。这一时期,正是胡雪岩仕途和事业鼎盛的时候。

胡雪岩的朋友妻子引起了他的兴趣
胡雪岩在商界结交了不少朋友。其中,邱姓朋友与胡雪岩来往最频繁,两人经常就各自的生意事宜进行商讨。久而久之,两人变成了知心好友。邱某对胡雪岩如兄弟一般,经常来访胡府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两人品茶下棋,畅谈人生理想。胡雪岩也十分欣赏邱某的为人,时常称赞他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。
一日,邱某来访胡府,面带难色。原来,他最近生意运转不灵,欠下了许多债务,债主甚至包括了地方官府,此刻正穷途末路。胡雪岩本想借钱给邱某度过难关,但被拒绝了。邱某打算出门避债,还把妻子托付给了胡雪岩照看。

邱某的夫人名为林氏,生得极为漂亮,有“红椒面”之称。胡雪岩第一眼看到林氏时就已被她的美貌迷住,好像这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与她媲美的女子。这使得胡雪岩有些局促不安,生怕自己的目光会冒犯到她。而林氏待人温和谦逊,举手投足都透着书卷气,和胡雪岩遇到的其他女子很不相同。
送走邱某后,胡雪岩对林氏极尽周到,好像对待自己的妹妹一般关心照顾她。胡雪岩让林氏住进自己最华丽舒适的客房,吩咐下人们要对她如上宾一般侍奉。林氏起初有些推辞,但看在邱某的面子上也就接受了胡雪岩的好意。

胡雪岩趁机将朋友妻子纳为妾
时间一天天过去,邱某音信全无。有传言说,他刚出门避债就被仇家杀害了。一开始,林氏并不相信这些传言。她认定邱某一定会回来,毕竟两人自小就订下婚约,早已认定彼此是此生唯一。
可日复一日不见丈夫归来,林氏也开始心生惧意。她整日守在窗口处张望,生怕一个不留神就会错过丈夫归来的身影。邱家派出的寻人壮丁也一无所获,这让林氏的不安日益加剧。
这期间,胡雪岩时常到林氏居住的客房看望她,劝她要多吃点,不要终日愁眉苦脸的。林氏望着胡雪岩忧心忡忡的样子,心中也渐渐升起异样的感觉。她发现胡雪岩是个重情重义的人,对自己的关心来自真心。

胡雪岩则派人四处散布邱某已遇害的流言。他安慰林氏,表示会永远陪伴在她身边,不会让她孤单。看似义正言辞,其实胡雪岩心中早就燃起了对林氏的爱火。
终于,在这舆论和感情双重攻势下,林氏屈服了。她答应成为胡雪岩的妾侍。当晚,胡雪岩欣喜若狂,对林氏疼爱有加。林氏虽有些羞赧,也因胡雪岩的温柔而心动不已。
纳妾那一夜,胡雪岩高兴异常。他早已等不及此刻。望着美人在怀,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喜悦。胡雪岩甚至觉得林氏就是老天赐给他的礼物,此生再难舍弃。

此事在本地引起不小轰动。有人私下议论胡雪岩不够义气,有人则认为他只是人之常情。对胡雪岩来说,能得到心上人已是万幸,世人的非议于他毫无作用。胡雪岩只想尽快迎娶林氏为妻,与她延续香火。
就在胡雪岩得偿所愿不久后,邱某却扶杖归来了。原来他确实遭遇山贼,受了重伤,但幸得山民搭救才保住性命。这些日子一直在山野中疗养,无法通信。

没想到回家时,妻子已投入了胡雪岩的怀抱。邱某对好友背叛婚姻大感愤怒,直冲到胡府与他理论。
“我把妻子托付给你时,你分明说过‘兔子不吃窝边草’,我信任你做个好人,谁知你竟然反过来勾引我的妻子!”邱某怒不可遏。他感到受到了背叛,对胡雪岩这个曾经的知心好友彻底死心。
胡雪岩却泰然道:“我说过兔子不吃窝边草,但窝边既有草,何须满山跑呢?”他语带讽刺,意思是林氏既然到了他手中,他怎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。

朋友归来后,胡雪岩却反问他“兔子不吃窝边草”
听完这句过分的挖苦,邱某气血上涌,当场呕出鲜血,病倒在床。从此,两人恩断义绝,再无来往。邱某整日痛苦地闭门不出,再也无心经商。
这件事随后传遍滩北,人们议论纷纷。有人谴责胡雪岩趁火打劫,玷污他人家庭,实在可恶;有人则称赞他功成名就后还能保持风度,视富贵如浮云,是个情种。但无论怎样,胡雪岩已经得到了心仪的佳人,旁人的非议于他而言不痛不痒。

胡雪岩为了安抚林氏的心理,提前迎娶了她为正室。林氏虽有愧疚,但对胡雪岩又是倾心,最终还是接受了这门婚事。两人结为合法夫妻,胡雪岩甚至还重金聘请了最有名的戏班到府中庆贺。
婚后,林氏过上了富家夫人的生活,衣食无忧,受尽宠爱。她也渐渐忘却了与邱某的过去,心甘情愿地投入这门新婚姻中。胡雪岩更是喜上眉梢,觉得林氏是自己一生的知音。
邱某自此重病在床,久治不愈。他写了许多信件给林氏,祈求她回心转意,但都被胡雪岩截下烧毁。邱某只能孤独终老,在病榻上永远失去了挚爱。而胡雪岩则继续着他的商业生涯,并且在几年后迎娶了林氏为正室。尽管有微词,但红顶商人的地位让无人敢公开反对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