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的这首诗是《饮酒》: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这首诗虽然题为“饮酒”,但并没有具体描写饮酒的情景。相反,陶渊明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的环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,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人生哲学。

首先,陶渊明描述了自己隐居的环境,结庐在人境,却避开了车马喧嚣的繁华世界,这是他追求自由自在、清净宁静的生活态度。
其次,他道出了自己的修养之所在,即“心远地自偏”。他的内心非常超脱,不受世俗的桎梏,因此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最后,他在采菊东篱下,欣赏自然美景时,感悟到自然的深刻含义,“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”,这是他对大自然的感悟与领悟。他认为,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归宿,而人应该向往、追求大自然的安宁和自由。
整首诗表达了陶渊明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然的热爱,以及他向往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,具有深刻的人生哲学意义。